前进:探索创新“三个三”工作法 助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2-27
来源:前进区检察院
作者:邱霞
录入:赵莹
审核:陈晓雪
2023年以来,佳木斯市前进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机关主责主业,聚焦人民群众法治所需,探索创新“三个三”工作法,不断深耕品牌建设,持续优化数字赋能,为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2024年,前进区人民检察院打造的《“人大+检察”双向奔赴 合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案例被评为全省基层检察院“一院一品”典型案例,并荣获“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位”荣誉称号;1名干警入选全国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人才库。
“三创建”深耕品牌建设
创建“红润初心 检护前进”党建品牌。坚持以党建为牵引,探索打造“党建+司法救助”工作模式,联合人社、妇联等多家单位会签《加强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等文件,因地制宜打造“前检企航”“前检引航”等党建子品牌,形成品牌工作矩阵,累计办理司法救助、未成年人一般预防等案件63件,相关经验做法被法治日报、新华网等央级媒体刊发报道。创建“引航”工作室。创建“引航线上小课堂”“引航宣讲团”“学校+基地”等特色项目集一体的“引航”工作室,实现“捕诉监防教”工作流程全覆盖。2023年以来,依托“引航”工作室开展校园欺凌、预防性侵等主题活动67次,宣传覆盖3000人次;开展专业化帮教127人次,特别是运用“云帮教”机制,帮助31名涉罪未成年人成功回归社会。创建检企沟通平台。对标“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创建“企航”工作室、联络站等检企沟通平台,依托平台检察官走访企业41家次,帮助解决相关法律问题27个;开展涉企法律知识讲座11场次,办理的“张某某等职务侵占案”成功帮助企业挽损250余万元。
“三举措”强化数字赋能
聚焦重点领域研发模型。查摆执法司法突出问题和社会治理薄弱地带,积极构建“党员涉罪线索移送数据模型”“盗窃惯犯轻罪案件办理监督模型”等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17个,其中“党员涉罪线索移送数据”模型在全省交流推广。2024年以来,通过各类模型调取相关数据4万余条,为实现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到系统治理全链条监督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聚焦民生民利打造平台。全面升级12309网络平台,充分整合十大业务办案数据、“四大检察”结构占比、每月变化趋势、案件办结率等关键要素,推动数据可视化。同时,配备可处理“接待异地申请信访事由”“律师阅卷”“案件信息”等事项的远程视频接访区,真正实现“一屏统览、一网统管”。2023年以来,共接待群众119人次,办理群众来信来访37件,完成律师接待224人次,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聚焦司法公正强化应用。立足“全省检察听证智能辅助系统新模块研发基层试点院”工作实际,创建研发“听证实质化,为听证员提供辅助材料”模块,大幅提升被听证案件相关“纵向”指导性案例和本院办理“横向”参考案例的查阅效率,实现了各检察业务条线听证全覆盖。2024年以来,使用该模块开展听证会62次。目前,该模块已被“黑龙江省检察听证智能辅助系统”采集运用。
“三优化”促进高效履职
优化资源配置。牵头成立全市首家轻刑案件“一站式”快诉办理中心,推动案件在侦查阶段实现分流办理,实现对认罪认罚轻罪案件在审查标准、办理流程、案卷文书“三统一”,在刑事速裁法庭移送、起诉、审理“三集中”。2024年以来,该办案中心适用快办机制集中审理并宣判41件,平均用时15分钟,同比审理时长缩短50%。优化机制建设。注重由“个案监督”到“类案监督”并延伸至“行业治理”,通过加强内部线索移送,完善行刑衔接、监检衔接、府检联动,落实强制检索和参照适用等工作机制,推动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医疗卫生等领域线索挖掘水平全面提升。依据全市首个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妇女权益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妇女权益保障典型案例。优化解纷方法。深化扩展“检网融合”工作机制,充分适用检调对接机制,加强对因民间矛盾纠纷引发轻罪案件的调解力度,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化解在萌芽”。2024年以来,一审公诉案件调处成功率100%,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网站等“线上”释法206次,深入社区网格、田间地头等“线下”明理72次,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68件。